43HEMKK5qr8 china.huanqiu.comarticle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e3pmh1nnq/e3pn60p0i一、基本情况株洲位于湖南东部,是湖南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4县(市)5区,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一个省级经开区(两型建设示范区),总面积11247.6平方公里,总人口402.85万。2020年,株洲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6亿元,增长4.1%,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2.3%,均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9%,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6%,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全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株洲的工作连续六年获国务院表彰,4项工作获2020年度国务院表彰。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中国百强城市排名第71位、产业竞争力百强城市、2020年度十大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市中心城区及所有县城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荣获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招商引资情况:2020年,全市新签约项目391个,总投资额1663.6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268个,“三类500强”项目4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7个。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合同项目85个,总投资额248.7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53个,“三类500强”项目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1个。 园区建设情况:全市共有产业园区8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7个。全市产业园区在全省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2020年,全市园区建成面积179平方公里,完成技工贸总收入3908亿元,同比增长11.4%;上交税金137.7亿元,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1273亿元,增长9.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72.7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工业占比达77.8%。项目推进情况:2020年,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三一株洲基地等近360个项目实现开工,“两机”重大专项主体工程等200多个项目顺利竣工,全市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1100 亿元,获评全省先进。今年,全市共铺排重点项目703个,总投资56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5亿元;共铺排产业发展类项目367个,年度计划投资709亿元,占年度投资69%。一季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3.6%;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0.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8%。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为湖南省审批效率最高、收费项目最少、投资环境最优的城市之一,2019年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市”,获得省政府表彰;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省第二,20个评价指标中“惠企政策落实”等8个指标排名全省第一。特别是在往年开展“温暖企业”行动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确定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从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建设环境、市场环境、外资外贸环境、就业创业环境、监管执法环境、法治保障环境等7个方面发力,致力打造全省最前列、全国第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一)组织保障更有力。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和打造重要战略节点城市的关键之举。召开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动员大会并作出系列部署,引导全市上下转变营商环境观念,从以往仅从部门角度泛化评判营商环境,到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来审视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务服务和就业创业组、投资建设组、市场监管和外资外贸组、法治保障组、督查督办组、整治问责组,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二)目标方向更明确。从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出发制定目标、优化措施、提供服务,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作为总目标,着力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全面对标国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及相关政策法规,对接北上广先进地区,聚焦市场主体的最烦、最痛、最怕、最盼,除痛点、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先后出台《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2020—2022)的实施意见》《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2020版》,全面推进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精准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大力规范监管执法、不断加强法治保障五大工作任务,部署推进217条改革举措。(三)工作机制更完善。建立沟通机制。积极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完善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联系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发挥监督测评员作用,强化大数据分析,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掌握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将营商环境问题作为市长热线问题受理、交办、督办的重要内容,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和企业诉求。建立调度机制。开展“三比三看”(比项目建设、看推进力度;比全年任务、看完成进度;比营商环境、看满意程度)大竞赛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两比拼”。按照“周汇总、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的工作机制进行分级调度,对问题交办实行“一单四制”,整体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见效。建立考评机制。制定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进行综合考评,严格奖惩,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绩效评估直接挂钩。(四)惠企政策更精准。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出台工作方案,梳理近五年国、省、市出台的各类涉企政策文件,提炼最受企业关注的核心内容,在政府门户网逐条公布,每条政策责任到单位、到人。各部门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在官网、官微发布惠企政策落地案例,形成干货政策497条,公布政策兑现案例829个。优化政策兑现服务。在市民中心开设政策兑现专窗,编制“一事一指南”,从政策依据、申报条件、办理流程、所需资料、对口部门等12个方面进行细化,构建政策兑现“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好、一次兑现”闭环流程。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推行“申报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兑现秒到帐”的政策直达服务,33条惠企政策列入“免申即享”首批事项。抓好惠企政策落实。2019—2020年,全市共落实减税降费101.33亿元,其中税务部门减降税收49.89亿元,人社系统减降保险缴费26.82亿元,财政系统减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21.47亿元,发改系统组织水电气等降费3.16亿元。特别是去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出台“暖企十条”,深入开展“百会千企大走访”“国企带民企、大手牵小手”等系列活动,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企业难题4000多个,新增市场主体4.5万家,新增“四上”企业7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0家。(五)投资建设更便利。推行“四个统一”。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通过统一审批流程、统一数据平台、统一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全面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2020年1月,作为湖南省改革标兵城市,株洲成功举办“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并在会上介绍先进改革经验及成果。推行“拿地即开工”。对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实施“技术预审、告知承诺、网络流转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等举措,审批效率提升4倍以上,已有40余个项目享受改革红利。大力推进“征拆清零”,强化项目点对点征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推行“交房即交证”。围绕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优化从项目申报、预售、竣工验收到首次登记的全流程,已有2.2万户实现“交房即交证”。推行“联合验收”。在全省率先实行联合验收,采用“一窗受理、一次验收、一章办结、提前服务”的验收模式,耗时由4至5个月缩减到2个工作日,完成“联合验收”项目733个。推行“多测合一”。对规划、地籍、房产、绿地等测量工作实行一次委托、一次测量,测绘效率提升50%以上,企业成本节约30%以上,改革经验获《中国自然资源报》全文推荐。搭建“多测合一”管理平台,测绘中介名录库向全省开放,全面实现线上办理。推行“两招”“三办”。“两招”:通过高度整合,两次招标完成项目所有招标过程,实现高效审批、降低合同成本,达到“1+1>2”效益。“三办”:主动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指定代办、部门快办、联合督办”的市区联动代办督办服务。推行“线性工程分段审批”。市政道路工程按照“成熟一段(块)、报建一段(块)”原则,分段核发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证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六)经营审批更快捷。“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覆盖。出台《株洲市“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方案》,对市县两级具有审批权限的100个事项进行分级分类改革,其中取消审批1项、审批改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20项、优化审批服务78项,在全省率先实现“证照分离”全覆盖。在“智慧株洲”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内搭建“证照分离”改革模块,实现全市范围内“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的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办理。住所登记门槛一降到底。出台《株洲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实施办法》,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行住房改经营性用房承诺制,进一步释放场地资源,促进大众创业。信用监管纵深推进。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信用株洲等平台,归集信用信息915.8万条。积极推动部门联合惩戒,出台联合奖惩对象清单和措施清单,认定失信“黑名单”企业558家、守信典型企业2168家,对失信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全力清理拖欠账款行为,清理拖欠进度排名全省第一。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发布全省第一个地市级《株洲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启动“建宁驿站”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完善部门抽查事项清单,将更多检查事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畴。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对69户企业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七)涉企服务更高效。在全省率先上线“智慧株洲·诸事达”APP。成功开发融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扁平化城市综合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审批业务,在全省率先实现“我要开便利店”“我要办营业执照”等275件市民、企业眼中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从网上办转为掌上办。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企业信息自助服务终端。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民中心综合专区明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第一批进驻部门19家、事项458项,提升“一门式”集成服务水平。推行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人社、医保、公积金等26项“跨省通办”事项实现“全程网办”。“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加快,已推出两批次共28项长株潭跨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提升涉税服务水平。梳理涉税“最多跑一次”清单,精简涉税报送资料近50%,确保143项涉税事项即时办结、566项税收优惠事项快速查询、35个办税套餐简约贴心。率先在全省试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电子退库业务,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减50%以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企业上市培育工程成效显著,欧科亿成为全国贫困县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华锐精密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2019年成功获国家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全省唯一试点,在全省首创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贷业务,累计为267家企业提供银行贷款9.25亿元。创新推出全省首家、全国第三家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模式,搭建产业链金融支持平台,累计融资超100亿元。实行“一行一主链”,引导17家银行分别服务一条主产业链。优化通关流程。全面应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大力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制,提高通关效率和查验时效,2020年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3.5小时、1.59 小时,与2017年相比分别压缩79%、53%。2020年,“两步申报”报关单量排在全省前列。严格知识产权执法。在全省率先出台《株洲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八条措施》,建立长株潭三市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雷霆”行动、专利代理行业专项整治“蓝天”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行为。在全省率先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热线整合到“12315”投诉举报平台。下一步,株洲市将全面融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推进长株潭营商环境优化一体化,全面对标“北上广”等先进地区最新最佳实践,大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全面落实7个方面27项任务,全力打造全省最前列、全国第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全心全意,精准施策。提高企业生存发展“便利指数”,强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建设好全国领先的优化营商环境“路路通”平台,主动回应企业诉求,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擦亮“一件事一次办”品牌,建立“一事一导”标准模板,推行线上办、窗口办、指尖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提高株洲营商环境“排名指数”,充分发挥营商环境评价“风向标”作用,为下半年国评、省评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更多株洲经验和亮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神贯注,奋力攻坚。以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抓手,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全力化解营商环境中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照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围绕执行合同、市场监管等方面找症结、学先进、办实事,强力推进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水电气”规范化报装、“三集中三到位”、信用、政务诚信、“双随机一公开”监测等改革。三是坚持结果导向,全力以赴,协同推进。以工作成效为标准,确保在2021年度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取得好成绩,在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保二争一”,实现“全国树标杆、评价创佳绩”,不断提升株洲营商环境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充分发挥考核奖惩“指挥棒”作用,切实用好督办交办“利剑”,强化问人、问事、问责、问效,确保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干出实效。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总结宣传工作中特色、亮点和成效,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对“营商环境优化年”相关工作的知晓率和体验感,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良好营商环境的热烈氛围。162199548518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2199548518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9b552ce38ac82e47b0e1cda433b48f6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一、基本情况株洲位于湖南东部,是湖南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4县(市)5区,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一个省级经开区(两型建设示范区),总面积11247.6平方公里,总人口402.85万。2020年,株洲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6亿元,增长4.1%,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2.3%,均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9%,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6%,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全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株洲的工作连续六年获国务院表彰,4项工作获2020年度国务院表彰。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中国百强城市排名第71位、产业竞争力百强城市、2020年度十大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市中心城区及所有县城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荣获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招商引资情况:2020年,全市新签约项目391个,总投资额1663.6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268个,“三类500强”项目4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7个。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合同项目85个,总投资额248.7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53个,“三类500强”项目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1个。 园区建设情况:全市共有产业园区8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7个。全市产业园区在全省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2020年,全市园区建成面积179平方公里,完成技工贸总收入3908亿元,同比增长11.4%;上交税金137.7亿元,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1273亿元,增长9.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72.7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工业占比达77.8%。项目推进情况:2020年,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三一株洲基地等近360个项目实现开工,“两机”重大专项主体工程等200多个项目顺利竣工,全市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1100 亿元,获评全省先进。今年,全市共铺排重点项目703个,总投资56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5亿元;共铺排产业发展类项目367个,年度计划投资709亿元,占年度投资69%。一季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3.6%;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0.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8%。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为湖南省审批效率最高、收费项目最少、投资环境最优的城市之一,2019年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市”,获得省政府表彰;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省第二,20个评价指标中“惠企政策落实”等8个指标排名全省第一。特别是在往年开展“温暖企业”行动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确定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从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建设环境、市场环境、外资外贸环境、就业创业环境、监管执法环境、法治保障环境等7个方面发力,致力打造全省最前列、全国第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一)组织保障更有力。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和打造重要战略节点城市的关键之举。召开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动员大会并作出系列部署,引导全市上下转变营商环境观念,从以往仅从部门角度泛化评判营商环境,到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来审视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务服务和就业创业组、投资建设组、市场监管和外资外贸组、法治保障组、督查督办组、整治问责组,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二)目标方向更明确。从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出发制定目标、优化措施、提供服务,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作为总目标,着力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全面对标国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及相关政策法规,对接北上广先进地区,聚焦市场主体的最烦、最痛、最怕、最盼,除痛点、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先后出台《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2020—2022)的实施意见》《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2020版》,全面推进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精准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大力规范监管执法、不断加强法治保障五大工作任务,部署推进217条改革举措。(三)工作机制更完善。建立沟通机制。积极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完善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联系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发挥监督测评员作用,强化大数据分析,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掌握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将营商环境问题作为市长热线问题受理、交办、督办的重要内容,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和企业诉求。建立调度机制。开展“三比三看”(比项目建设、看推进力度;比全年任务、看完成进度;比营商环境、看满意程度)大竞赛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两比拼”。按照“周汇总、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的工作机制进行分级调度,对问题交办实行“一单四制”,整体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见效。建立考评机制。制定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进行综合考评,严格奖惩,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绩效评估直接挂钩。(四)惠企政策更精准。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出台工作方案,梳理近五年国、省、市出台的各类涉企政策文件,提炼最受企业关注的核心内容,在政府门户网逐条公布,每条政策责任到单位、到人。各部门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在官网、官微发布惠企政策落地案例,形成干货政策497条,公布政策兑现案例829个。优化政策兑现服务。在市民中心开设政策兑现专窗,编制“一事一指南”,从政策依据、申报条件、办理流程、所需资料、对口部门等12个方面进行细化,构建政策兑现“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好、一次兑现”闭环流程。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推行“申报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兑现秒到帐”的政策直达服务,33条惠企政策列入“免申即享”首批事项。抓好惠企政策落实。2019—2020年,全市共落实减税降费101.33亿元,其中税务部门减降税收49.89亿元,人社系统减降保险缴费26.82亿元,财政系统减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21.47亿元,发改系统组织水电气等降费3.16亿元。特别是去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出台“暖企十条”,深入开展“百会千企大走访”“国企带民企、大手牵小手”等系列活动,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企业难题4000多个,新增市场主体4.5万家,新增“四上”企业7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0家。(五)投资建设更便利。推行“四个统一”。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通过统一审批流程、统一数据平台、统一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全面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2020年1月,作为湖南省改革标兵城市,株洲成功举办“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并在会上介绍先进改革经验及成果。推行“拿地即开工”。对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实施“技术预审、告知承诺、网络流转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等举措,审批效率提升4倍以上,已有40余个项目享受改革红利。大力推进“征拆清零”,强化项目点对点征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推行“交房即交证”。围绕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优化从项目申报、预售、竣工验收到首次登记的全流程,已有2.2万户实现“交房即交证”。推行“联合验收”。在全省率先实行联合验收,采用“一窗受理、一次验收、一章办结、提前服务”的验收模式,耗时由4至5个月缩减到2个工作日,完成“联合验收”项目733个。推行“多测合一”。对规划、地籍、房产、绿地等测量工作实行一次委托、一次测量,测绘效率提升50%以上,企业成本节约30%以上,改革经验获《中国自然资源报》全文推荐。搭建“多测合一”管理平台,测绘中介名录库向全省开放,全面实现线上办理。推行“两招”“三办”。“两招”:通过高度整合,两次招标完成项目所有招标过程,实现高效审批、降低合同成本,达到“1+1>2”效益。“三办”:主动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指定代办、部门快办、联合督办”的市区联动代办督办服务。推行“线性工程分段审批”。市政道路工程按照“成熟一段(块)、报建一段(块)”原则,分段核发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证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六)经营审批更快捷。“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覆盖。出台《株洲市“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方案》,对市县两级具有审批权限的100个事项进行分级分类改革,其中取消审批1项、审批改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20项、优化审批服务78项,在全省率先实现“证照分离”全覆盖。在“智慧株洲”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内搭建“证照分离”改革模块,实现全市范围内“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的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办理。住所登记门槛一降到底。出台《株洲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实施办法》,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行住房改经营性用房承诺制,进一步释放场地资源,促进大众创业。信用监管纵深推进。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信用株洲等平台,归集信用信息915.8万条。积极推动部门联合惩戒,出台联合奖惩对象清单和措施清单,认定失信“黑名单”企业558家、守信典型企业2168家,对失信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全力清理拖欠账款行为,清理拖欠进度排名全省第一。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发布全省第一个地市级《株洲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启动“建宁驿站”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完善部门抽查事项清单,将更多检查事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畴。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对69户企业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七)涉企服务更高效。在全省率先上线“智慧株洲·诸事达”APP。成功开发融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扁平化城市综合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审批业务,在全省率先实现“我要开便利店”“我要办营业执照”等275件市民、企业眼中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从网上办转为掌上办。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企业信息自助服务终端。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民中心综合专区明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第一批进驻部门19家、事项458项,提升“一门式”集成服务水平。推行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人社、医保、公积金等26项“跨省通办”事项实现“全程网办”。“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加快,已推出两批次共28项长株潭跨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提升涉税服务水平。梳理涉税“最多跑一次”清单,精简涉税报送资料近50%,确保143项涉税事项即时办结、566项税收优惠事项快速查询、35个办税套餐简约贴心。率先在全省试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电子退库业务,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减50%以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企业上市培育工程成效显著,欧科亿成为全国贫困县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华锐精密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2019年成功获国家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全省唯一试点,在全省首创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贷业务,累计为267家企业提供银行贷款9.25亿元。创新推出全省首家、全国第三家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模式,搭建产业链金融支持平台,累计融资超100亿元。实行“一行一主链”,引导17家银行分别服务一条主产业链。优化通关流程。全面应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大力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制,提高通关效率和查验时效,2020年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3.5小时、1.59 小时,与2017年相比分别压缩79%、53%。2020年,“两步申报”报关单量排在全省前列。严格知识产权执法。在全省率先出台《株洲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八条措施》,建立长株潭三市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雷霆”行动、专利代理行业专项整治“蓝天”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行为。在全省率先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热线整合到“12315”投诉举报平台。下一步,株洲市将全面融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推进长株潭营商环境优化一体化,全面对标“北上广”等先进地区最新最佳实践,大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全面落实7个方面27项任务,全力打造全省最前列、全国第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全心全意,精准施策。提高企业生存发展“便利指数”,强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建设好全国领先的优化营商环境“路路通”平台,主动回应企业诉求,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擦亮“一件事一次办”品牌,建立“一事一导”标准模板,推行线上办、窗口办、指尖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提高株洲营商环境“排名指数”,充分发挥营商环境评价“风向标”作用,为下半年国评、省评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更多株洲经验和亮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神贯注,奋力攻坚。以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抓手,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全力化解营商环境中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照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围绕执行合同、市场监管等方面找症结、学先进、办实事,强力推进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水电气”规范化报装、“三集中三到位”、信用、政务诚信、“双随机一公开”监测等改革。三是坚持结果导向,全力以赴,协同推进。以工作成效为标准,确保在2021年度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取得好成绩,在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保二争一”,实现“全国树标杆、评价创佳绩”,不断提升株洲营商环境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充分发挥考核奖惩“指挥棒”作用,切实用好督办交办“利剑”,强化问人、问事、问责、问效,确保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干出实效。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总结宣传工作中特色、亮点和成效,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对“营商环境优化年”相关工作的知晓率和体验感,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良好营商环境的热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