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CDo7ScKl4 china.huanqiu.comarticle濮阳工业园区营商环境工作报告/e3pmh1nnq/e3pn60p0i近年来,濮阳工业园区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创新工作举措,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结经验有一下几点:一、强化总体设计,完善工作机制一是结合实际,成立园区党工委书记任主任的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区(直)各部门为成员单位,制定了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等工作规则、推进机制。二是经市委编办批复同意设立工业园区党工委营商环境办公室(督查办公室),明确了营商环境建设牵头部门,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由营商办牵头制定工作要点等,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举措。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周例会,定期听取营商环境建设汇报,研究营商环境建设、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线索等,形成主要领导一手抓营商的工作格局。二、注重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是持续抓好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贯彻落实。以《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为契机,邀请法律专家为全区干部职工讲解两个《条例》,并制定宣传方案,组织开展送《条例》下基层、入企业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条例》知晓率。二是抓信息,抓宣传。建立了营商环境宣传队伍,搜集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信息点,总结园区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和建设成效,加大向省级、市级新闻媒体投稿力度。目前,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已播报我区营商信息2条,濮阳新闻网8条,濮阳日报专刊5期,央广网等共刊登6条。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工业园区被评为“最具投资营商价值产业园区(区域)”。三、深化服务效能,提升企业获得感疫情发生后为确保企业分时、分类、有序、高效复工复产,工业园区成立了工业企业复工工作专班,制订企业复工标准化流程,开展“一企一策”差异化精准服务,发放“一纸一卡”(企业复工明白纸、企业复工明白卡);成立5个企业复工服务专班,统筹解决企业急需的防疫物资、原材料、用工、交通等实际问题;设立交通物流服务台,在积极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的同时,主动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在高速出入口设立工业园区物流服务台,安排专人专班24小时不间断值守,保障企业运输车辆“上得去,下得来”,畅通无阻。出台11条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了天能、东方雨虹等企业于2月17日在全省较早实现复工复产。 一是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网上办税比率、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办理率均居全市前列。通过线上线下全面准确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等信息。推行政务服务一次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等方式,让办事群众对事前准备清晰明了、事中进展实时掌握、事后结果及时获知。加快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融合,有效避免“两张皮”给企业和群众办事造成负担。二是抓实首席服务员制度。工业园区持续派驻的35名首席服务员严格落实制度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深入企业,认真摸清企业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当好“六大员”,做到“六到位”,即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安全环保提醒员、企业问题协调员、企业党建指导员、营商环境监督员、党风政风监督员,做到惠企政策宣传到位、企业问题收集到位、问题跟踪解决到位、指导企业党建到位、监督政策落实到位、党风政风监督到位。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05个,已解决87个。三是开展营商环境政策宣讲活动。营商办会同区税务局举办首期营商环境政策宣讲会▪税收政策专题,邀请园区45家企业参加宣讲会,着力破解了“企业对出台的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了解不全、理解不透、用不充分”的痛点和问题,有效帮助了企业了解、理解、用好政策,提高政策覆盖率和知晓度,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舆论氛围,为我区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开了个好头,坚定了持续开展政策宣讲活动的信心。2020年,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9400.71万元。四是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2020年7月1日来,为新开办企业企业免费刻制印章是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应对疫情冲击、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企业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营商办全程参与,制定实施方案,会同市场监管分局、项目推进中心,为刻章企业提供场所和服务。2020年共计为52家新办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208枚,为企业节约刻章费用26520元。五是举办企业家沙龙,建立了辖区企业对话交流、共谋发展的长效沟通机制,实现企业间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目前,促成了君恒与诚信、东方雨虹的原料互供;实现了特瑞邦、鑫澳钢构与海尔希、立新等在建项目的储罐、压力罐的供应;推动了龙德洋、海尔希等项目向下游产业延伸。四、强化效能监督,优化亲清政商关系一是开展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和政治监督,聚焦惠企政策“兑现悬空”、涉企服务“推诿扯皮”、检查执法“看人下菜”、政商交往“勾肩搭背”四类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投诉问题“清仓”、明察暗访“清障”、执纪问责“清污”、容错纠错“清风”四大行动,公布投诉热线,发放致民营企业家的一封信,着力发现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向全区社会释放“软环境硬治理”“谁给企业过不去,党委政府就给谁过不去”的强烈信号。公布投诉热线以来,共收到企业向市委营商办反映的需协调办理的问题3件,并及时办理。二是开展企业遍访活动。宣传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搜集企业在建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邀请企业填写我区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对我区机关单位进行满意度评价。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22家企业,搜集企业对我区营商环境建设意见建议8条,为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决策参考;填写有效调查问卷107份,实事求是的反映了企业多我区营商环境的评价,总体来看企业对园区整体的满意度评价从2019年的78%提升到了98%,同时企业对机关单位的满意度评价为“企业评机关”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促进了园区各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三是选聘15名营商环境观察员、设立10个营商环境监测服务点、聘请2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优势,履行观察员、联络员、监督员、指导员职责,负责反馈企业存在的营商环境问题和诉求,梳理总结提炼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实,监督各级部门涉企检查行为,重点发现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同时参与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制度实行以来,针对监督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制定了《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对接服务清单》、《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审批清单》、《河南濮阳工业园区企业服务手册》、《河南濮阳工业园区项目审批手续流程说明书》等6项政策制度,为企业提供了更精准高效的服务。四是利用网上监督,提升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监督,工业园区上线了营商环境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借力网上平台,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提效。目前,营商环境服务平台主要有两项服务,即“企业投诉”和“调查问卷”。工作时间内,企业可通过“企业投诉”在线反映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组织企业每季度进行网上填报调查问卷,为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同时对园区各职能部门进行评价。随着营商环境服务服务平台的使用,平台将会不断补充、完善实用的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五、完善基础功能,加强企业要素保障不断提升生产要素供给。工业园区对事关企业发展的要素紧盯不放,全力进行保障。我们在濮阳市率先采取“政银担”模式,建立了规模2亿元的担保基金,专项支持园区企业融资发展,今年9月份第一笔贷款已向海尔希公司发放。在工业蒸汽、工业气体等要素配置方面加大力度限价定价,努力降低企业成本。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工业专用污水处理厂、石化产品质检中心、气化岛、化学品物流园等一批公用工程,努力在要素保障上为企业提供服务。并且实施了封闭园区、智慧园区工程,进一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企业打造宁静的生产环境。近年来,工业园区多项工作获得认可。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加快显现,荣获“河南县域经济特色百亿集群”称号。涂料产业园不断壮大,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批“绿色涂料园区”。质量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创建单位”。制造业不断壮大,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更是跻身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是全市唯一一家。智慧园区一期工程建成投用,被评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成为全国获得这项荣誉的16家化工园区之一,是我省唯一一家。162147399531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2147399531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debb7558542f333f688c98ea389ca1a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近年来,濮阳工业园区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创新工作举措,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结经验有一下几点:一、强化总体设计,完善工作机制一是结合实际,成立园区党工委书记任主任的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区(直)各部门为成员单位,制定了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等工作规则、推进机制。二是经市委编办批复同意设立工业园区党工委营商环境办公室(督查办公室),明确了营商环境建设牵头部门,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由营商办牵头制定工作要点等,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举措。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周例会,定期听取营商环境建设汇报,研究营商环境建设、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线索等,形成主要领导一手抓营商的工作格局。二、注重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是持续抓好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贯彻落实。以《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为契机,邀请法律专家为全区干部职工讲解两个《条例》,并制定宣传方案,组织开展送《条例》下基层、入企业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条例》知晓率。二是抓信息,抓宣传。建立了营商环境宣传队伍,搜集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信息点,总结园区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和建设成效,加大向省级、市级新闻媒体投稿力度。目前,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已播报我区营商信息2条,濮阳新闻网8条,濮阳日报专刊5期,央广网等共刊登6条。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工业园区被评为“最具投资营商价值产业园区(区域)”。三、深化服务效能,提升企业获得感疫情发生后为确保企业分时、分类、有序、高效复工复产,工业园区成立了工业企业复工工作专班,制订企业复工标准化流程,开展“一企一策”差异化精准服务,发放“一纸一卡”(企业复工明白纸、企业复工明白卡);成立5个企业复工服务专班,统筹解决企业急需的防疫物资、原材料、用工、交通等实际问题;设立交通物流服务台,在积极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的同时,主动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在高速出入口设立工业园区物流服务台,安排专人专班24小时不间断值守,保障企业运输车辆“上得去,下得来”,畅通无阻。出台11条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了天能、东方雨虹等企业于2月17日在全省较早实现复工复产。 一是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网上办税比率、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办理率均居全市前列。通过线上线下全面准确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等信息。推行政务服务一次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等方式,让办事群众对事前准备清晰明了、事中进展实时掌握、事后结果及时获知。加快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融合,有效避免“两张皮”给企业和群众办事造成负担。二是抓实首席服务员制度。工业园区持续派驻的35名首席服务员严格落实制度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深入企业,认真摸清企业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当好“六大员”,做到“六到位”,即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安全环保提醒员、企业问题协调员、企业党建指导员、营商环境监督员、党风政风监督员,做到惠企政策宣传到位、企业问题收集到位、问题跟踪解决到位、指导企业党建到位、监督政策落实到位、党风政风监督到位。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05个,已解决87个。三是开展营商环境政策宣讲活动。营商办会同区税务局举办首期营商环境政策宣讲会▪税收政策专题,邀请园区45家企业参加宣讲会,着力破解了“企业对出台的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了解不全、理解不透、用不充分”的痛点和问题,有效帮助了企业了解、理解、用好政策,提高政策覆盖率和知晓度,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舆论氛围,为我区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开了个好头,坚定了持续开展政策宣讲活动的信心。2020年,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9400.71万元。四是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2020年7月1日来,为新开办企业企业免费刻制印章是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应对疫情冲击、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企业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营商办全程参与,制定实施方案,会同市场监管分局、项目推进中心,为刻章企业提供场所和服务。2020年共计为52家新办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208枚,为企业节约刻章费用26520元。五是举办企业家沙龙,建立了辖区企业对话交流、共谋发展的长效沟通机制,实现企业间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目前,促成了君恒与诚信、东方雨虹的原料互供;实现了特瑞邦、鑫澳钢构与海尔希、立新等在建项目的储罐、压力罐的供应;推动了龙德洋、海尔希等项目向下游产业延伸。四、强化效能监督,优化亲清政商关系一是开展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和政治监督,聚焦惠企政策“兑现悬空”、涉企服务“推诿扯皮”、检查执法“看人下菜”、政商交往“勾肩搭背”四类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投诉问题“清仓”、明察暗访“清障”、执纪问责“清污”、容错纠错“清风”四大行动,公布投诉热线,发放致民营企业家的一封信,着力发现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向全区社会释放“软环境硬治理”“谁给企业过不去,党委政府就给谁过不去”的强烈信号。公布投诉热线以来,共收到企业向市委营商办反映的需协调办理的问题3件,并及时办理。二是开展企业遍访活动。宣传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搜集企业在建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邀请企业填写我区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对我区机关单位进行满意度评价。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22家企业,搜集企业对我区营商环境建设意见建议8条,为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决策参考;填写有效调查问卷107份,实事求是的反映了企业多我区营商环境的评价,总体来看企业对园区整体的满意度评价从2019年的78%提升到了98%,同时企业对机关单位的满意度评价为“企业评机关”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促进了园区各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三是选聘15名营商环境观察员、设立10个营商环境监测服务点、聘请2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优势,履行观察员、联络员、监督员、指导员职责,负责反馈企业存在的营商环境问题和诉求,梳理总结提炼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实,监督各级部门涉企检查行为,重点发现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同时参与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制度实行以来,针对监督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制定了《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对接服务清单》、《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审批清单》、《河南濮阳工业园区企业服务手册》、《河南濮阳工业园区项目审批手续流程说明书》等6项政策制度,为企业提供了更精准高效的服务。四是利用网上监督,提升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监督,工业园区上线了营商环境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借力网上平台,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提效。目前,营商环境服务平台主要有两项服务,即“企业投诉”和“调查问卷”。工作时间内,企业可通过“企业投诉”在线反映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组织企业每季度进行网上填报调查问卷,为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同时对园区各职能部门进行评价。随着营商环境服务服务平台的使用,平台将会不断补充、完善实用的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五、完善基础功能,加强企业要素保障不断提升生产要素供给。工业园区对事关企业发展的要素紧盯不放,全力进行保障。我们在濮阳市率先采取“政银担”模式,建立了规模2亿元的担保基金,专项支持园区企业融资发展,今年9月份第一笔贷款已向海尔希公司发放。在工业蒸汽、工业气体等要素配置方面加大力度限价定价,努力降低企业成本。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工业专用污水处理厂、石化产品质检中心、气化岛、化学品物流园等一批公用工程,努力在要素保障上为企业提供服务。并且实施了封闭园区、智慧园区工程,进一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企业打造宁静的生产环境。近年来,工业园区多项工作获得认可。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加快显现,荣获“河南县域经济特色百亿集群”称号。涂料产业园不断壮大,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批“绿色涂料园区”。质量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创建单位”。制造业不断壮大,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更是跻身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是全市唯一一家。智慧园区一期工程建成投用,被评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成为全国获得这项荣誉的16家化工园区之一,是我省唯一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