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ttDH058b china.huanqiu.comarticle浙外举行《走进“一带一路”丛书》阶段成果发布会暨合作签约仪式/e3pmh1nnq/e3pmh1obd12月16日,《走进“一带一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阶段成果发布会暨合作签约仪式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校党委书记宣勇致开幕词。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省外办二级巡视员葛志宇,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嵘,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社长鲍观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张环宙主持开幕式。本次会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协办。会议旨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浙江全面推进开放强省发展战略,促进浙江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梳理总结《丛书》编写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研究工作。开幕式上,宣勇表示举办《丛书》阶段成果发布会,并深化与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的密切合作恰逢其时,有助于集聚浙外乃至全省、全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资源优势,推动“浙外三地”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提升“一带一路”研究水平注入新能量,为浙江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功能发挥独特作用。谢利根介绍了《丛书》编写项目的设立初衷及进展,对浙外为丛书编写项目提供的支持和发挥的作用表达感谢,并表示省社科联将继续大力支持丛书的撰写工作。希望通过发布会,汇聚省内外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力量,认真梳理总结《丛书》的编写经验,研究提出下一步推进丛书研究的路径与对策。葛志宇提到,《丛书》的编撰出版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举措之一。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当前国际新形势,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凝聚更多的学术共识,把本次会议开成一个有思想、有成果、有实效的高水平发布会。张嵘认为,《丛书》的发布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和浙江故事,桥接多元文明,促进政策沟通。希望能进一步深化与浙外在建设“一带一路”国别投资大数据库等方面的合作,为绘好浙江色彩的“工笔画”贡献力量。鲍观明表示,目前已出版的7册丛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先后入选了浙江省“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浙江省文化艺术出版基金项目。丛书的出版顺应了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的现实状况,体现了学者和出版界的担当。发布会上,宣勇、谢利根和葛志宇共同为新书揭幕。《丛书》编写项目第一批7本著作首次亮相,分别为:《海峡“门臼”边的花园之国》《七珍镶嵌的海湾明珠——阿联酋》《尼罗河的馈赠——埃及》《中亚草原之主——哈萨克斯坦》《黑海上的明珠——乌克兰》《欧洲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摩尔多瓦》《喀尔巴阡山麓的神奇国度——罗马尼亚》。鲍观明代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向浙江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捐赠新书。会上举行了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与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签约仪式。未来,浙外将与省发改委、省外办、省社科联等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努力成为政府机构“一带一路”研究部分细分领域的“外脑”,建设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在浙江省内乃至在国内具有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浙外特色智库。此外,会上还进行了已出版丛书作者访谈、读者分享以及专家点评。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伐就创作前的灵感与构思、创作中的难点与突破、创作完成后的体会与收获等对丛书作者访谈,并以自己的写作大纲为例作了分享。刘彬等7位作者畅谈了创作心路历程,分享了创作经验。据悉,《丛书》编写项目于2017年启动,至今已有两批课题共计11个项目立项。第一批丛书的编写工作已完成,第二批立项的越南、韩国、巴拿马、古巴等4国丛书的编写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预计2021年完成出版。下一步,将集聚省内外资源优势,继续推进后续127个国家的相关研究,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所有“一带一路”国家的丛书编写。来源:浙江外国语学院160821823875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晓鹏环球网1608218238755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12月16日,《走进“一带一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阶段成果发布会暨合作签约仪式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校党委书记宣勇致开幕词。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省外办二级巡视员葛志宇,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嵘,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社长鲍观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张环宙主持开幕式。本次会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协办。会议旨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浙江全面推进开放强省发展战略,促进浙江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梳理总结《丛书》编写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研究工作。开幕式上,宣勇表示举办《丛书》阶段成果发布会,并深化与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的密切合作恰逢其时,有助于集聚浙外乃至全省、全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资源优势,推动“浙外三地”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提升“一带一路”研究水平注入新能量,为浙江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功能发挥独特作用。谢利根介绍了《丛书》编写项目的设立初衷及进展,对浙外为丛书编写项目提供的支持和发挥的作用表达感谢,并表示省社科联将继续大力支持丛书的撰写工作。希望通过发布会,汇聚省内外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力量,认真梳理总结《丛书》的编写经验,研究提出下一步推进丛书研究的路径与对策。葛志宇提到,《丛书》的编撰出版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举措之一。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当前国际新形势,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凝聚更多的学术共识,把本次会议开成一个有思想、有成果、有实效的高水平发布会。张嵘认为,《丛书》的发布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和浙江故事,桥接多元文明,促进政策沟通。希望能进一步深化与浙外在建设“一带一路”国别投资大数据库等方面的合作,为绘好浙江色彩的“工笔画”贡献力量。鲍观明表示,目前已出版的7册丛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先后入选了浙江省“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浙江省文化艺术出版基金项目。丛书的出版顺应了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的现实状况,体现了学者和出版界的担当。发布会上,宣勇、谢利根和葛志宇共同为新书揭幕。《丛书》编写项目第一批7本著作首次亮相,分别为:《海峡“门臼”边的花园之国》《七珍镶嵌的海湾明珠——阿联酋》《尼罗河的馈赠——埃及》《中亚草原之主——哈萨克斯坦》《黑海上的明珠——乌克兰》《欧洲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摩尔多瓦》《喀尔巴阡山麓的神奇国度——罗马尼亚》。鲍观明代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向浙江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捐赠新书。会上举行了省“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与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签约仪式。未来,浙外将与省发改委、省外办、省社科联等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努力成为政府机构“一带一路”研究部分细分领域的“外脑”,建设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在浙江省内乃至在国内具有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浙外特色智库。此外,会上还进行了已出版丛书作者访谈、读者分享以及专家点评。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伐就创作前的灵感与构思、创作中的难点与突破、创作完成后的体会与收获等对丛书作者访谈,并以自己的写作大纲为例作了分享。刘彬等7位作者畅谈了创作心路历程,分享了创作经验。据悉,《丛书》编写项目于2017年启动,至今已有两批课题共计11个项目立项。第一批丛书的编写工作已完成,第二批立项的越南、韩国、巴拿马、古巴等4国丛书的编写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预计2021年完成出版。下一步,将集聚省内外资源优势,继续推进后续127个国家的相关研究,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所有“一带一路”国家的丛书编写。来源: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