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nbPHcNWF china.huanqiu.comarticle长沙市雨花区投资环境介绍/e3pmh1nnq/e3pn60p0i雨花区是省会长沙的“东南门户”和“城市客厅”,总面积292.2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1个镇(跳马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雨花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物流产业园区(雨花现代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019年,雨花区地区生产总值2075.77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75元;全区商事主体17.7万余户,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1913户,位居全省区县(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中部省会城区前列,综合实力、工业经济、投资潜力分别跻身全国百强区第29位、第20位、第14位,排名全省第一。改革创新的“自贸之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4.6平方公里,由高铁新城区块4平方公里和高桥区块0.6平方公里组成,高铁新城区块依托高铁和会展枢纽,引导企业总部、星级酒店、科技金融、创智产业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文化科创基地”“国际高端人才基地”“国际总部经济中心”“国际专业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高桥区块作为全国唯一的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叠加优势,打造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及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非供应链金融中心等金融服务平台,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机制、新模式。 区位优越的“高铁之城”。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大动脉在长沙高铁南站交汇,可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年客流量突破7100万人次,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连接长沙高铁南站与黄花国际机场,实现一站式空铁联运。以高铁为龙头,磁浮、航空、高速、城际轻轨、城市地铁“六位一体”基本成型,雨花的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凸显。辐射中南的“商贸之城”。“湖南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辖区内东塘、红星、高桥等商圈持续繁荣,综合市场2个,专业市场10个,其中高桥大市场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全国第3大综合性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400多亿元,2019年高桥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完成外贸出口6.5亿美元,业绩位居中西部地区同类型市场第一;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和湖南最大的“菜篮子”,年交易额超400亿元,红星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建成投运。文明开放的“创新之城”。有阿里巴巴创新中心、飞马旅、侠客岛、雨花非遗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70余个,有中机国际、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高新技术企业327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链实现产值320亿元、增长9%,智能工业型机器人及传感器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增长27%。宜业宜居的“幸福之城”。有三甲医院5家,重点高校8所,雅礼中学、砂子塘小学等中小学100余所,“一圈两场三道”全覆盖,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等国字号荣誉,连续13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区(县)”称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375元,在长沙城区中名列前茅。两型示范的“绿色之城”。雨花区绿心生态面积达到183.84平方公里,占到长株潭绿心1/3以上、长沙市2/3以上,辖区有省森林植物园、浏阳河、石燕湖、圭塘河、同升湖、跳马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优质自然生态资源,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等荣誉。雨花区作为长沙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域,拥有高铁会展新城与南部片区两大省级战略发展平台,以及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持,具有无可比拟的叠加优势。雨花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大力推进产业兴区、产业强区建设,突出“内城区、主城区、新城区、开发区、生态区”组团发展,通过片区建设加强产业承载能力,通过产业招商强化片区功能属性,着力开发建设高铁新城片区、跳马片区、雨花经济开发区、红星片区、雅塘片区、雨花现代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六大重点片区,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及物流、科技服务、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等七大重点产业。雨花区已经形成以东塘商圈、高桥商圈、红星商圈、高铁商圈、雨花经开区为聚集的楼宇经济区,全区现有各类楼宇136 栋,其中示范楼宇共13栋,入驻世界500强企业29家,实力央企32家,五星品质酒店18家,15个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级现代服务业试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8.7%,现代服务业及楼宇经济已经成为雨花区的支柱性产业。雨花区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推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创客空间发展、加快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植办法、加快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产业政策,给予企业或个人招商引资、投资建设、发展贡献等全方位奖励,对成功引进项目落户的中介人最高可给予200万元的招商引资奖励。开放雨花,梦想直达,我们将秉承开放、文明、诚信、友善的理念,热忱欢迎企业来雨花投资兴业,共建共享雨花改革发展的成果。16079994557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叶旺环球时报160799945571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225de39dfdc401b19f9e19040c44dc8u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雨花区是省会长沙的“东南门户”和“城市客厅”,总面积292.2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1个镇(跳马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雨花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物流产业园区(雨花现代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019年,雨花区地区生产总值2075.77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75元;全区商事主体17.7万余户,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1913户,位居全省区县(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中部省会城区前列,综合实力、工业经济、投资潜力分别跻身全国百强区第29位、第20位、第14位,排名全省第一。改革创新的“自贸之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4.6平方公里,由高铁新城区块4平方公里和高桥区块0.6平方公里组成,高铁新城区块依托高铁和会展枢纽,引导企业总部、星级酒店、科技金融、创智产业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文化科创基地”“国际高端人才基地”“国际总部经济中心”“国际专业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高桥区块作为全国唯一的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叠加优势,打造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及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非供应链金融中心等金融服务平台,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机制、新模式。 区位优越的“高铁之城”。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大动脉在长沙高铁南站交汇,可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年客流量突破7100万人次,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连接长沙高铁南站与黄花国际机场,实现一站式空铁联运。以高铁为龙头,磁浮、航空、高速、城际轻轨、城市地铁“六位一体”基本成型,雨花的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凸显。辐射中南的“商贸之城”。“湖南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辖区内东塘、红星、高桥等商圈持续繁荣,综合市场2个,专业市场10个,其中高桥大市场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全国第3大综合性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400多亿元,2019年高桥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完成外贸出口6.5亿美元,业绩位居中西部地区同类型市场第一;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和湖南最大的“菜篮子”,年交易额超400亿元,红星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建成投运。文明开放的“创新之城”。有阿里巴巴创新中心、飞马旅、侠客岛、雨花非遗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70余个,有中机国际、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高新技术企业327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链实现产值320亿元、增长9%,智能工业型机器人及传感器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增长27%。宜业宜居的“幸福之城”。有三甲医院5家,重点高校8所,雅礼中学、砂子塘小学等中小学100余所,“一圈两场三道”全覆盖,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等国字号荣誉,连续13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区(县)”称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375元,在长沙城区中名列前茅。两型示范的“绿色之城”。雨花区绿心生态面积达到183.84平方公里,占到长株潭绿心1/3以上、长沙市2/3以上,辖区有省森林植物园、浏阳河、石燕湖、圭塘河、同升湖、跳马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优质自然生态资源,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等荣誉。雨花区作为长沙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域,拥有高铁会展新城与南部片区两大省级战略发展平台,以及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持,具有无可比拟的叠加优势。雨花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大力推进产业兴区、产业强区建设,突出“内城区、主城区、新城区、开发区、生态区”组团发展,通过片区建设加强产业承载能力,通过产业招商强化片区功能属性,着力开发建设高铁新城片区、跳马片区、雨花经济开发区、红星片区、雅塘片区、雨花现代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六大重点片区,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及物流、科技服务、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等七大重点产业。雨花区已经形成以东塘商圈、高桥商圈、红星商圈、高铁商圈、雨花经开区为聚集的楼宇经济区,全区现有各类楼宇136 栋,其中示范楼宇共13栋,入驻世界500强企业29家,实力央企32家,五星品质酒店18家,15个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级现代服务业试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8.7%,现代服务业及楼宇经济已经成为雨花区的支柱性产业。雨花区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推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创客空间发展、加快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植办法、加快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产业政策,给予企业或个人招商引资、投资建设、发展贡献等全方位奖励,对成功引进项目落户的中介人最高可给予200万元的招商引资奖励。开放雨花,梦想直达,我们将秉承开放、文明、诚信、友善的理念,热忱欢迎企业来雨花投资兴业,共建共享雨花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