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qkj8v2io china.huanqiu.comarticle荆州市投资环境/e3pmh1nnq/e3pn60p0i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42万,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8个县市区和国家级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等3个国家级功能区。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座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第二批“中德生态示范城”,是全国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精细化工基地、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区、全国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重要港口城市。荆州久负盛名,有三张靓丽的名片:第一张名片:“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禹划九州,始有荆州”。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在此建都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此后又有14位帝王定都于此,并走出了130多位宰相,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都”“宰相之城”。关公镇守荆州十年,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千古流芳,成为华人崇拜的“武圣”“财神”。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造就了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特别是九八抗洪所体现出来的大智大勇,以及“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义大爱,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张名片:“鱼米之乡、中国粮仓”。荆州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淡水产品、油菜籽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市州之首,被誉为“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全市形成了优质粮棉油、瓜果菜、畜禽、水产、林纸等七大加工产业体系,拥有福娃、洪湖浪、白云边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是荆州最大的产业,也是首个千亿产业。荆州高新区是全国第三家、湖北首家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江汉平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承载着农业朝阳产业的无限希望。荆州湖泊湿地众多,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一半,“城在湿地中,湿地在城中”,境内还分布有洈水生态湿地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等一批国家级保护区。第三张名片:“滨江重镇、活力新城”。荆州为长江而生、因长江而美、依长江而兴,483公里的黄金水道贯通荆州全境,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框架正在拉开。2019年,11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建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一城三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产业布局更加科学。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荆州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包括恒隆、法雷奥、均胜电子等近200家关联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具备了良好的汽车产业发展基础。 荆州区位优势明显。荆州地处中部之中,铁路、公路路网密布,国家一类口岸盐卡港是长江中上游第三大综合性开放港口,荆州民用机场即将通航。伴随着“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的通车和荆江河段航道的综合整治,荆州正在加快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荆州政务服务高效,“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领跑全省。2020年,在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综合考核排名中屡居第一。连续十年荣获全省金融信用市(州)称号。在商事登记制度上,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证照分离”,商事登记“38证合一”,企业开办实现全流程1日办结。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上,实行综合受理、联审联办。荆州劳动力资源丰富。荆州是湖北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拥有科研院所300多家,高等院校9所,每年应届毕业生4万多人,院士专家工作站50个,此外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各类产业大军、熟练工人。荆州法治环境公平。大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推行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共享计划,为小微企业提供“四免费一优惠”法律服务,出台《荆州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打基础、增后劲,荆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份额全面提升。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利商”的文化氛围。向客商郑重承诺:项目落地“零障碍”、行政审批“零收费”、服务企业“零距离”、违纪违规“零容忍”。160758829515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0758829515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28d74be4929b69558ca1e28b9721346u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42万,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8个县市区和国家级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等3个国家级功能区。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座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第二批“中德生态示范城”,是全国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精细化工基地、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区、全国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重要港口城市。荆州久负盛名,有三张靓丽的名片:第一张名片:“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禹划九州,始有荆州”。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在此建都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此后又有14位帝王定都于此,并走出了130多位宰相,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都”“宰相之城”。关公镇守荆州十年,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千古流芳,成为华人崇拜的“武圣”“财神”。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造就了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特别是九八抗洪所体现出来的大智大勇,以及“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义大爱,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张名片:“鱼米之乡、中国粮仓”。荆州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淡水产品、油菜籽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市州之首,被誉为“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全市形成了优质粮棉油、瓜果菜、畜禽、水产、林纸等七大加工产业体系,拥有福娃、洪湖浪、白云边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是荆州最大的产业,也是首个千亿产业。荆州高新区是全国第三家、湖北首家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江汉平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承载着农业朝阳产业的无限希望。荆州湖泊湿地众多,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一半,“城在湿地中,湿地在城中”,境内还分布有洈水生态湿地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等一批国家级保护区。第三张名片:“滨江重镇、活力新城”。荆州为长江而生、因长江而美、依长江而兴,483公里的黄金水道贯通荆州全境,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框架正在拉开。2019年,11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建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一城三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产业布局更加科学。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荆州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包括恒隆、法雷奥、均胜电子等近200家关联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具备了良好的汽车产业发展基础。 荆州区位优势明显。荆州地处中部之中,铁路、公路路网密布,国家一类口岸盐卡港是长江中上游第三大综合性开放港口,荆州民用机场即将通航。伴随着“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的通车和荆江河段航道的综合整治,荆州正在加快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荆州政务服务高效,“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领跑全省。2020年,在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综合考核排名中屡居第一。连续十年荣获全省金融信用市(州)称号。在商事登记制度上,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证照分离”,商事登记“38证合一”,企业开办实现全流程1日办结。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上,实行综合受理、联审联办。荆州劳动力资源丰富。荆州是湖北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拥有科研院所300多家,高等院校9所,每年应届毕业生4万多人,院士专家工作站50个,此外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各类产业大军、熟练工人。荆州法治环境公平。大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推行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共享计划,为小微企业提供“四免费一优惠”法律服务,出台《荆州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打基础、增后劲,荆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份额全面提升。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利商”的文化氛围。向客商郑重承诺:项目落地“零障碍”、行政审批“零收费”、服务企业“零距离”、违纪违规“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