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uSNKC5k2g china.huanqiu.comarticle汶川县营商环境建设情况/e3pmh1nnq/e3pn60p0i现在的汶川,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据《新唐书·吐蓄传》记载:“州南抵江阳岷山,西北望陇山,一面崖,三面江,其地险要,易守难攻,无虞侵犯,虏号无忧城”。汶川因“汶水”而名,公元前111年设汶山郡至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始祖大禹诞生地,并孕育了浓郁的藏羌民俗文化,羌绣、释比、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县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南部,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人,距省会成都132公里,是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交汇融合的地带,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是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区,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动植物资源达6000余种,孕育了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还蕴藏了丰富的云母、硫磺沙金等50余种矿藏资源,金钢砂储量和品质均居全国之最,天然石榴石(紫牙乌)资源深受珠宝市场青睐。水资源量多质好,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74.8万千瓦,开发潜力较大,电价相对低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中排名前列,近五年四次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19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现在的汶川,蓄势待发、活力十足。近年来我县坚持“一园多点、集聚发展”思路不动摇,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高科技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规模、水平、质量、效益四位一体同步增长。全力抓好漩口工业园区、七盘沟绿色中小微科技园区科学布局,加快推进路网电网、供水供气、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提升和地灾治理,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提升存量、优化增量,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以特色农牧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加快发展资源加工业,大力支持铝、锂、电子材料、旅游产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利润空间。 现在的汶川,无忧之城、康养福地。汶川地处西南宜居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秀美,平均海拔8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南部片区达90%以上、北部片区达42.08%,空气优良率达98%以上,负氧离子含量达2.4万个每立方厘米,特别适宜休闲康养,是名副其实的都市后花园。目前,我们正围绕“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三大主题,加快建设天府汶川无忧地·慢生活生态康养度假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无忧城”。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两大目的地+两大内环线+文旅小镇”建设,即:南部以家国情怀培育和森林康养为核心的生态颐养目的地;北部以户外运动和无忧·花果山体验为核心的运动康养目的地。南部的生态颐养内环线和北部的运动康养内环线,深入推进了乡村振兴、康养业态和重大项目,精心打造三江慢生活度假区、水磨主动健康小镇、漩口水生态文明型文旅小镇、映秀培训小镇、绵虒夜生活美食娱乐城业态布局小镇、灞州体验式文旅小镇、耿达卧龙熊猫文化经济带,构建特色小镇集聚格局,落实了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地高质量发展,并配套县城及重点集镇星级酒店项目建设,提升县域旅游接待能力。现在的汶川,四通八达、畅行无阻。汶川是前往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世界级风景区的必经之道,北上可达甘肃省、青海省,南下可至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是川青甘三省的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蓉欧班列的重要节点,是川西北高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当前,国道、高速贯穿全境,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已正式开工,汶彭高速已进入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现在的汶川,创新开放、奋发向上。汶川紧靠成都大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民族地区,更明显的政策优势。为更好地吸引投资,促进发展,我们从项目用地、税收减免、企业上市、政务服务、水电消纳等方面出台了出台了《汶川县关于实施健康免税岛政策鼓励康养经济建设的十条措施》《汶川县川青甘物流产业园优惠政策》《汶川县支持东西扶贫协作产业合作的若干优惠政策(试行)》《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推进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若干措施》,同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鼓励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阿坝州支持总部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也已正式出台,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目前,汶川正在张开怀抱,抢抓加快西部大开发、藏区发展、东西扶贫协作等机遇,全面加强与各地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阿坝州对外开放的门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汶川将换发新的颜值、展示新的实力、释放新的活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社会各界精英投资汶川合作共赢。生态农业品质趋优。汶川果、汶川茶、汶川菜、汶川药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推进甜樱桃、茶叶等“3+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汶川三宝”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38.95万头(羽),农作物面积9万余亩。“汶川甜樱桃”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辉山鸡”“大土司黑茶”等农特产品成功申报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绿色工业扩容提效。百亿工业园区投入2.8亿元,实施项目16个,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漩口工业园区扩园,新增土地280余亩,七盘沟绿色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推进。2020年,培育升规企业3户。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4.3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康养旅游火热升温。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助推汶川“智慧旅游”平台提升,特色民宿、乡村酒店达168家,“长寿宴”“豆腐宴”迎接八方来客。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现场教学点17个、精品教学线路4条,2019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10余期、5.1万余人次,培训经济持续发展。东门寨入选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水磨镇荣获全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省级森林小镇”“熊猫生态小镇”称号。成功举办汶川马拉松、大熊猫综合格斗赛、大禹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康养汶川”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627.78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8.7亿元,增长11.5%。自然资源蕴藏丰富。汶川县水电装机容量165万千瓦时,矿产资源50余种,金刚砂储量、品质属全国之最。优惠政策更具引力。《阿坝州鼓励投资若干优惠政策》《阿坝州支持总部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汶川县投资促进管理办法》《汶川县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合作的若干优惠政策(试行)》以及正在研究制定的规范招商引资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和其他鼓励投资系列文件,将为企业入驻提供优质服务和更政策保障。160671445822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0671445822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adba0499d42fea5bd6700abb687ac2du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现在的汶川,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据《新唐书·吐蓄传》记载:“州南抵江阳岷山,西北望陇山,一面崖,三面江,其地险要,易守难攻,无虞侵犯,虏号无忧城”。汶川因“汶水”而名,公元前111年设汶山郡至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始祖大禹诞生地,并孕育了浓郁的藏羌民俗文化,羌绣、释比、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县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南部,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人,距省会成都132公里,是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交汇融合的地带,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是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区,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动植物资源达6000余种,孕育了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还蕴藏了丰富的云母、硫磺沙金等50余种矿藏资源,金钢砂储量和品质均居全国之最,天然石榴石(紫牙乌)资源深受珠宝市场青睐。水资源量多质好,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74.8万千瓦,开发潜力较大,电价相对低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中排名前列,近五年四次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19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现在的汶川,蓄势待发、活力十足。近年来我县坚持“一园多点、集聚发展”思路不动摇,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高科技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规模、水平、质量、效益四位一体同步增长。全力抓好漩口工业园区、七盘沟绿色中小微科技园区科学布局,加快推进路网电网、供水供气、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提升和地灾治理,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提升存量、优化增量,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以特色农牧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加快发展资源加工业,大力支持铝、锂、电子材料、旅游产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利润空间。 现在的汶川,无忧之城、康养福地。汶川地处西南宜居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秀美,平均海拔8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南部片区达90%以上、北部片区达42.08%,空气优良率达98%以上,负氧离子含量达2.4万个每立方厘米,特别适宜休闲康养,是名副其实的都市后花园。目前,我们正围绕“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三大主题,加快建设天府汶川无忧地·慢生活生态康养度假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无忧城”。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两大目的地+两大内环线+文旅小镇”建设,即:南部以家国情怀培育和森林康养为核心的生态颐养目的地;北部以户外运动和无忧·花果山体验为核心的运动康养目的地。南部的生态颐养内环线和北部的运动康养内环线,深入推进了乡村振兴、康养业态和重大项目,精心打造三江慢生活度假区、水磨主动健康小镇、漩口水生态文明型文旅小镇、映秀培训小镇、绵虒夜生活美食娱乐城业态布局小镇、灞州体验式文旅小镇、耿达卧龙熊猫文化经济带,构建特色小镇集聚格局,落实了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地高质量发展,并配套县城及重点集镇星级酒店项目建设,提升县域旅游接待能力。现在的汶川,四通八达、畅行无阻。汶川是前往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世界级风景区的必经之道,北上可达甘肃省、青海省,南下可至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是川青甘三省的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蓉欧班列的重要节点,是川西北高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当前,国道、高速贯穿全境,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已正式开工,汶彭高速已进入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现在的汶川,创新开放、奋发向上。汶川紧靠成都大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民族地区,更明显的政策优势。为更好地吸引投资,促进发展,我们从项目用地、税收减免、企业上市、政务服务、水电消纳等方面出台了出台了《汶川县关于实施健康免税岛政策鼓励康养经济建设的十条措施》《汶川县川青甘物流产业园优惠政策》《汶川县支持东西扶贫协作产业合作的若干优惠政策(试行)》《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推进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若干措施》,同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鼓励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阿坝州支持总部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也已正式出台,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目前,汶川正在张开怀抱,抢抓加快西部大开发、藏区发展、东西扶贫协作等机遇,全面加强与各地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阿坝州对外开放的门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汶川将换发新的颜值、展示新的实力、释放新的活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社会各界精英投资汶川合作共赢。生态农业品质趋优。汶川果、汶川茶、汶川菜、汶川药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推进甜樱桃、茶叶等“3+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汶川三宝”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38.95万头(羽),农作物面积9万余亩。“汶川甜樱桃”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辉山鸡”“大土司黑茶”等农特产品成功申报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绿色工业扩容提效。百亿工业园区投入2.8亿元,实施项目16个,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漩口工业园区扩园,新增土地280余亩,七盘沟绿色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推进。2020年,培育升规企业3户。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4.3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康养旅游火热升温。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助推汶川“智慧旅游”平台提升,特色民宿、乡村酒店达168家,“长寿宴”“豆腐宴”迎接八方来客。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现场教学点17个、精品教学线路4条,2019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10余期、5.1万余人次,培训经济持续发展。东门寨入选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水磨镇荣获全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省级森林小镇”“熊猫生态小镇”称号。成功举办汶川马拉松、大熊猫综合格斗赛、大禹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康养汶川”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627.78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8.7亿元,增长11.5%。自然资源蕴藏丰富。汶川县水电装机容量165万千瓦时,矿产资源50余种,金刚砂储量、品质属全国之最。优惠政策更具引力。《阿坝州鼓励投资若干优惠政策》《阿坝州支持总部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汶川县投资促进管理办法》《汶川县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合作的若干优惠政策(试行)》以及正在研究制定的规范招商引资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和其他鼓励投资系列文件,将为企业入驻提供优质服务和更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