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odtGhPkyJ china.huanqiu.comarticle金昌市投资环境简介/e3pmh1nnq/e3pn60p0i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东段,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1981年建市,辖一县一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95%,神奇瑰丽的北纬38°,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流淌千古的冰川雪水,孕育了金昌自然之美、神奇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这里历史悠久、开放包容。据史书记载,金昌“面祁连雪峰,枕金川之水,云川经其西,涧水绕其东,控扼甘凉,屹为雄镇。襟山带水,战守有资,西北之孔道也”,故称“河西咽喉、丝路孔道”。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一直是丝绸之路商陆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历经风雨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记录中生代侏罗纪中期恐龙出没的“金川龙”化石,有反映东周青铜时代末期沙井文化的三角城遗址,见证佛教东进的云庄石窟和圣容瑞像在敦煌莫高窟30多个壁画中均有描绘,永昌县是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停留时间较长、战斗最为惨烈、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出土红色文物最多的地方。境内聚集了除海洋以外的全部地形地貌,自然景观奇特,旅游资源丰富,“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是省上重点规划建设的20个大景区之一,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让大漠赏月、火星漫步、逐梦太空不再遥远,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交相辉映,古罗马习俗与中华文明交汇融合,成为金昌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明证。 这里聚金藏宝、资源富集。龙首藏宝、聚金汇川,金昌矿产资源丰富,镍储量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铜、钴储量全国第二,铂、钯、锇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镍都”,已形成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氯碱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大数据“五大产业链”,工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紫金云大数据中心设备一流,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驻金省属国有企业金川集团是全省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邓小平同志视察金昌时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聚宝盆”、难得的“金娃娃”。目前,通过市企融合发展,共谋合作机制、共推项目建设、共抓招商引资,一体推进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建设,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产业园总产值1000亿元,再造一个新金川,使丝路明珠更加璀璨。这里自然天成、物丰质优。金色阳光、冰川雪水,滋润肥沃绿洲、孕育多样生物,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今年一季度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三,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了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昌高原夏菜、综合营养指标国内最好的优质牧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永昌羊肉”等一批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永昌县是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昌市是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立足地多人少、地多水少的实际,正在加快高原蔬菜、优势畜牧和优质牧草“三大产业”发展,推动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百亿元蔬菜产业链、在世界有影响的百亿元草畜产业链和国内最大的奶绵羊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湖羊供种基地、优质奶源基地。这里区位独特、文明和谐。位于甘肃“玉如意”蜂腰地带,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发展要素齐聚、成本优势突出,金昌机场、金武高速、金阿铁路等为骨架的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完善,高铁、机场扩建、智慧城市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有河西地区重要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是疆煤东运和蒙煤南运重要的中转场、集散地;“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通道穿境而过,工业生活用气保障充足,享受甘肃省优惠电价;城乡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全省一流。建市以来,一代代金昌人秉持“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城市精神,敢闯敢干,奋勇争先,合作、包容、共赢的发展氛围不断浓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是甘肃省首家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入选全省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多次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良好地区和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地区。正在对标全国一流建设精致城市,打造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除了环保和安全”,我们确保让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兴丝路、回河西、来金昌,这里是一方有色彩、有温度、有情怀的热土,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们按照“两区两城两融合”的发展思路,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能力,坚持做强经济、做细民生、做优生态、做精城市,聚力打造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金昌。今年以来,金昌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客商作出了“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除了环保和安全)的郑重承诺,注重用资源吸引客商、用产业连结客商、用真情感动客商、用服务留住客商,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一方面,运用代办制提升效率。制定“招商引资代办十条”,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微信工作群,群主是服务专员,成员有项目业主,24小时全天候服务,多部门全过程代办,做到清单在群里梳理、指令在平台下达、措施在网上制定、问题在现场解决,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走路、业主少跑腿,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新疆喀纳斯润丰集团生态农旅项目通过代办服务,从签约到动工仅用时1个月,跑出了项目落地的“金昌速度”。另一方面,深化“放管服”简化程序。积极推行不来即享、项目管家、告知承诺、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好差评”,1037项市级行政审批和事中事后服务事项下放经开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以上,80%以上实现“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在线投标开标、电子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等模式,推动重大项目招投标活动顺利开展,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全覆盖。1-8月新登记市场主体4344户,同比增长24.6%。制定了《金昌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切实增强奖励办法的可操作性,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在土地供给、财政奖补、降低运营成本、保障机制、企业家权益保护等方面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160610911895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06109118955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4660497405ef3ea21b630a4f3160522u1.pn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东段,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1981年建市,辖一县一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95%,神奇瑰丽的北纬38°,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流淌千古的冰川雪水,孕育了金昌自然之美、神奇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这里历史悠久、开放包容。据史书记载,金昌“面祁连雪峰,枕金川之水,云川经其西,涧水绕其东,控扼甘凉,屹为雄镇。襟山带水,战守有资,西北之孔道也”,故称“河西咽喉、丝路孔道”。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一直是丝绸之路商陆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历经风雨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记录中生代侏罗纪中期恐龙出没的“金川龙”化石,有反映东周青铜时代末期沙井文化的三角城遗址,见证佛教东进的云庄石窟和圣容瑞像在敦煌莫高窟30多个壁画中均有描绘,永昌县是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停留时间较长、战斗最为惨烈、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出土红色文物最多的地方。境内聚集了除海洋以外的全部地形地貌,自然景观奇特,旅游资源丰富,“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是省上重点规划建设的20个大景区之一,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让大漠赏月、火星漫步、逐梦太空不再遥远,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交相辉映,古罗马习俗与中华文明交汇融合,成为金昌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明证。 这里聚金藏宝、资源富集。龙首藏宝、聚金汇川,金昌矿产资源丰富,镍储量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铜、钴储量全国第二,铂、钯、锇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镍都”,已形成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氯碱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大数据“五大产业链”,工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紫金云大数据中心设备一流,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驻金省属国有企业金川集团是全省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邓小平同志视察金昌时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聚宝盆”、难得的“金娃娃”。目前,通过市企融合发展,共谋合作机制、共推项目建设、共抓招商引资,一体推进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建设,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产业园总产值1000亿元,再造一个新金川,使丝路明珠更加璀璨。这里自然天成、物丰质优。金色阳光、冰川雪水,滋润肥沃绿洲、孕育多样生物,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今年一季度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三,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了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昌高原夏菜、综合营养指标国内最好的优质牧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永昌羊肉”等一批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永昌县是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昌市是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立足地多人少、地多水少的实际,正在加快高原蔬菜、优势畜牧和优质牧草“三大产业”发展,推动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百亿元蔬菜产业链、在世界有影响的百亿元草畜产业链和国内最大的奶绵羊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湖羊供种基地、优质奶源基地。这里区位独特、文明和谐。位于甘肃“玉如意”蜂腰地带,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发展要素齐聚、成本优势突出,金昌机场、金武高速、金阿铁路等为骨架的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完善,高铁、机场扩建、智慧城市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有河西地区重要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是疆煤东运和蒙煤南运重要的中转场、集散地;“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通道穿境而过,工业生活用气保障充足,享受甘肃省优惠电价;城乡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全省一流。建市以来,一代代金昌人秉持“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城市精神,敢闯敢干,奋勇争先,合作、包容、共赢的发展氛围不断浓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是甘肃省首家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入选全省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多次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良好地区和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地区。正在对标全国一流建设精致城市,打造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除了环保和安全”,我们确保让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兴丝路、回河西、来金昌,这里是一方有色彩、有温度、有情怀的热土,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们按照“两区两城两融合”的发展思路,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能力,坚持做强经济、做细民生、做优生态、做精城市,聚力打造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金昌。今年以来,金昌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客商作出了“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除了环保和安全)的郑重承诺,注重用资源吸引客商、用产业连结客商、用真情感动客商、用服务留住客商,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一方面,运用代办制提升效率。制定“招商引资代办十条”,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微信工作群,群主是服务专员,成员有项目业主,24小时全天候服务,多部门全过程代办,做到清单在群里梳理、指令在平台下达、措施在网上制定、问题在现场解决,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走路、业主少跑腿,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新疆喀纳斯润丰集团生态农旅项目通过代办服务,从签约到动工仅用时1个月,跑出了项目落地的“金昌速度”。另一方面,深化“放管服”简化程序。积极推行不来即享、项目管家、告知承诺、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好差评”,1037项市级行政审批和事中事后服务事项下放经开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以上,80%以上实现“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在线投标开标、电子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等模式,推动重大项目招投标活动顺利开展,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全覆盖。1-8月新登记市场主体4344户,同比增长24.6%。制定了《金昌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切实增强奖励办法的可操作性,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在土地供给、财政奖补、降低运营成本、保障机制、企业家权益保护等方面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