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jgrcUrSTG china.huanqiu.comarticle关于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工程(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e3pmh1nnq/e3pn60p0i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十大行动计划(2020-2022)》总体部署,深入实施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全面推进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各项建设工作,结合市政协常委会2020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市政协文史委组织部分委员组成视察组,在副主席潘加佳的带领下,于5月19日开始对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府副秘书长姚远和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视察。视察组对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园区进行了视察,并对康美新开河药业有限公司和益盛汉参化妆品有限公司两户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前身为1993年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集安经济开发区。2018年12月,省政府同意以集安经济开发区为基础设立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加挂集安经济开发区牌子。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享受省级开发区的经济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其正式名称为吉林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边合区)。(一) 规划情况。边合区规划面积7.76平方公里,共规划了口岸服务区、仓储物流保税区、进出口加工区、综合服务区及旅游新区等五大功能区。其中,口岸服务区规划面积0.74平方公里,仓储物流保税区规划面积0.38平方公里,进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55平方公里,综合服务区规划面积2.85平方公里,旅游新区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 (二)申报情况。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我省向南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工作,编制完成了《设立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战略研究》、《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土地利用规划》和《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全部申报材料,并上报到国家商务部待批。同时采取“边申报、边建设”的方式,积极推动边合区建设。但受国际局势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商务部至今未重新启动国家级边合区的审批工作。为加快推进我省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6月,省政府启动了省级边合区的申报工作,集安市抓住此次机遇,积极组织申报,并于2018年12月正式获省政府批复。(三)建设情况。边合区概算投资总额80亿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加工业等四个方面项目。截止目前,完成投资20.45亿元。其中,口岸服务区内总投资3亿元的1575亩土地征收、总投资8900万元的回迁安置小区、总投资1亿元的鸭绿江堤防、总投资7200万元的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2000万元的国门景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贯通边合区与集安市区的四纵三横交通网等工程已全部完工,总投资3000万元的免税品商店将于年内投入使用,总投资2.8亿元的集安国家级公路口岸于2019年4月8日正式通关,是目前东北三省占地面积和建设规模大、建设标准较高、查验设备先进、通关环境良好、通关速度高效的边境口岸之一。进出口加工区内已有2户企业入驻,总投资5.2亿元的益盛汉参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经投入生产、总投资1.25亿元的吉林麦吉翁酒庄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总投资2.2亿元的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可研编制,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为了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边合区综合服务功能,集安市投入资金2亿元,完成了云水路(建设街-电厂街段)、鸭绿江和站西街等4条主要街路的新建改造;投入资金12.7亿元,新开发东郡新府、金御名邸、江南府等住宅小区4个,总开发面积达到31.8万平方米。同时,边合区其它规划区域内的综合物流园、半岛商务区、高句丽文化旅游城等项目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和招商引资,待条件成熟时将开工建设。(四)对朝合作情况。2013年,朝鲜在集安市对面设立了满浦经济开发区和渭源工业开发区,并同集安市先后签订了《集安赴朝鲜旅游观光协议》、《朝鲜慈江道和集安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满浦经济开发区框架协议》、《朝鲜慈江道和集安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慈江道经济开发区框架协议》等协议。目前,中朝合作开发建设的长川电站、望江楼电站进展顺利;面积380亩的筏登岛旅游开发合作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目前,集安市共有外资企业166户,其中拥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60户。进口商品主要包括钢坯、硅铁、粮食等;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水泥、大米、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生活用品和尿素等产品。2019年,进出口总额8439万元,同比增长3.5%; 进出口货物总量0.95万吨,同比增长107.3%; 进出境人员11.5万人次,同比增长633%。 为促进对朝贸易深入开展,集安市部分边贸企业逐步尝试赴朝投资,并积极探索“投资带动贸易”的新型增长方式。目前,集安市对朝开展补偿贸易投资企业共有15户,投资总额近2亿元人民币,投资项目主要以矿产、木材、农特产品资源开发为主。其中:集安中宏公司与朝鲜电力贸易会社、朝鲜仁凤贸易会社合作,在朝鲜渭源郡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工业硅加工厂;妙香山公司投资8000万元先后同朝方合作开发了朝鲜渭源郡铅锌矿及2000亩人参种植项目;新港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朝鲜满浦市投资500万元建设了电子元件厂。2014年,集安市正式开通集安---平壤五日游线路和集安---满浦一日游线路。截止目前,累计赴朝游客达到1. 87万人,其中2019年达到7200余人。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开放平台建设功能集约度还不深。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部分边合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边合区后期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从整个边合区未来发展来看,进出口加工区和旅游新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尚未完成建设,互市贸易区、仓储物流和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边合区对外开放的功能集约度还不够深,建设还存在短板。二是招商引资基础性要素集聚还不完备。边合区发展建设中除路、网等基础要素外,人才储备、科学技术引进和配套资金等要素还没有很好地集聚,不能有效的吸引投资,导致边合区的资源、政策和口岸等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难以形成出口加工产业的集聚,产业链难以延伸,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如,边合区内新入驻的工业企业仅有2户,企业入驻率低,对经济支撑和带动能力不强,亟待结合企业需求,通过集聚发展要素,建设标准化厂房等招商平台,围绕健康食品、人参、服装和电子元件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促进边合区经济发展。三是政策信息集成掌握研究还不足。从目前情况看,因受交流渠道等因素影响,边合区对国家和省级相关扶持政策如何有效集成、产业如何集聚研究还不到位,导致对企业所需法律、政策、产业和市场等方面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和充分利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难以吸引企业投资,也难以对企业进行宏观政策和具体业务指导。三、几点建议(一)加快推进申报国家级边合区工作。一是与省商务厅、国家商务部保持密切沟通,定期汇报边合区建设发展情况,随时掌握国家层面政策走向,争取获得国务院批复。二是要做好中朝集安---满浦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跨合区)的规划等前期工作,启动跨合区的申报建设工作,真正将边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将边合区打造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和示范区。(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总投资1.82亿元的云水路(电厂街——锦绣街)道路及管网工程项目,解决好口岸服务区、仓储物流保税区及进出口加工区内的供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为上述区域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加强争取资金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总投资8000万元的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总投资2700万元的云水路与集满铁路下穿工程建设项目尽快投入使用。三是加强同海关、边检和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互市贸易区、仓储物流园区、创业大厦和商务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边合区的服务功能,为边合区的全面开发和招商提供保障。加快推进集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及征地拆迁工作,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配合省交通厅做好沿鸭绿江国道丹阿公路旅游风景道、临江-集安-丹东高铁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三)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结合目前国际形势和边合区的实际情况,聘请专业部门编制《吉林集安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指导。二是围绕中药材加工、保健品生产、健康养老、仓储物流、国际商贸和文化服务等产业,加快项目谋划储备,组织专门招商队伍,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上门招商和合作招商等方式,加快项目引入。近期要重点加强同澳洋集团、中庆集团、中建集团、中交集团和中冶集团等集团公司的沟通洽谈,加快推进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半岛商务区、中朝风情街和高句丽文化旅游城等项目的招商工作,确保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加快推进投资42亿元的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建设项目,重点发展大健康、轻工、电子和服装产业。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吉林麦吉翁酒庄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澳洋颐养源中医药特色医康养护产业园项目、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嘉元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和国门景区一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四)建立多层次交流机制,强化沟通协作。一是建立边合区同朝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为双方经贸合作营造宽松的合作环境。二是加强同丹东、珲春、和龙、临江和长白等边合区的交流合作,共商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共建共享。1605593548641责编:崔舒飞通化市政协1605593548641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十大行动计划(2020-2022)》总体部署,深入实施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全面推进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各项建设工作,结合市政协常委会2020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市政协文史委组织部分委员组成视察组,在副主席潘加佳的带领下,于5月19日开始对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府副秘书长姚远和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视察。视察组对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园区进行了视察,并对康美新开河药业有限公司和益盛汉参化妆品有限公司两户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前身为1993年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集安经济开发区。2018年12月,省政府同意以集安经济开发区为基础设立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加挂集安经济开发区牌子。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享受省级开发区的经济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其正式名称为吉林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边合区)。(一) 规划情况。边合区规划面积7.76平方公里,共规划了口岸服务区、仓储物流保税区、进出口加工区、综合服务区及旅游新区等五大功能区。其中,口岸服务区规划面积0.74平方公里,仓储物流保税区规划面积0.38平方公里,进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55平方公里,综合服务区规划面积2.85平方公里,旅游新区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 (二)申报情况。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我省向南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工作,编制完成了《设立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战略研究》、《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土地利用规划》和《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全部申报材料,并上报到国家商务部待批。同时采取“边申报、边建设”的方式,积极推动边合区建设。但受国际局势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商务部至今未重新启动国家级边合区的审批工作。为加快推进我省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6月,省政府启动了省级边合区的申报工作,集安市抓住此次机遇,积极组织申报,并于2018年12月正式获省政府批复。(三)建设情况。边合区概算投资总额80亿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加工业等四个方面项目。截止目前,完成投资20.45亿元。其中,口岸服务区内总投资3亿元的1575亩土地征收、总投资8900万元的回迁安置小区、总投资1亿元的鸭绿江堤防、总投资7200万元的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2000万元的国门景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贯通边合区与集安市区的四纵三横交通网等工程已全部完工,总投资3000万元的免税品商店将于年内投入使用,总投资2.8亿元的集安国家级公路口岸于2019年4月8日正式通关,是目前东北三省占地面积和建设规模大、建设标准较高、查验设备先进、通关环境良好、通关速度高效的边境口岸之一。进出口加工区内已有2户企业入驻,总投资5.2亿元的益盛汉参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经投入生产、总投资1.25亿元的吉林麦吉翁酒庄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总投资2.2亿元的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可研编制,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为了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边合区综合服务功能,集安市投入资金2亿元,完成了云水路(建设街-电厂街段)、鸭绿江和站西街等4条主要街路的新建改造;投入资金12.7亿元,新开发东郡新府、金御名邸、江南府等住宅小区4个,总开发面积达到31.8万平方米。同时,边合区其它规划区域内的综合物流园、半岛商务区、高句丽文化旅游城等项目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和招商引资,待条件成熟时将开工建设。(四)对朝合作情况。2013年,朝鲜在集安市对面设立了满浦经济开发区和渭源工业开发区,并同集安市先后签订了《集安赴朝鲜旅游观光协议》、《朝鲜慈江道和集安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满浦经济开发区框架协议》、《朝鲜慈江道和集安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慈江道经济开发区框架协议》等协议。目前,中朝合作开发建设的长川电站、望江楼电站进展顺利;面积380亩的筏登岛旅游开发合作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目前,集安市共有外资企业166户,其中拥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60户。进口商品主要包括钢坯、硅铁、粮食等;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水泥、大米、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生活用品和尿素等产品。2019年,进出口总额8439万元,同比增长3.5%; 进出口货物总量0.95万吨,同比增长107.3%; 进出境人员11.5万人次,同比增长633%。 为促进对朝贸易深入开展,集安市部分边贸企业逐步尝试赴朝投资,并积极探索“投资带动贸易”的新型增长方式。目前,集安市对朝开展补偿贸易投资企业共有15户,投资总额近2亿元人民币,投资项目主要以矿产、木材、农特产品资源开发为主。其中:集安中宏公司与朝鲜电力贸易会社、朝鲜仁凤贸易会社合作,在朝鲜渭源郡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工业硅加工厂;妙香山公司投资8000万元先后同朝方合作开发了朝鲜渭源郡铅锌矿及2000亩人参种植项目;新港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朝鲜满浦市投资500万元建设了电子元件厂。2014年,集安市正式开通集安---平壤五日游线路和集安---满浦一日游线路。截止目前,累计赴朝游客达到1. 87万人,其中2019年达到7200余人。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开放平台建设功能集约度还不深。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部分边合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边合区后期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从整个边合区未来发展来看,进出口加工区和旅游新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尚未完成建设,互市贸易区、仓储物流和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边合区对外开放的功能集约度还不够深,建设还存在短板。二是招商引资基础性要素集聚还不完备。边合区发展建设中除路、网等基础要素外,人才储备、科学技术引进和配套资金等要素还没有很好地集聚,不能有效的吸引投资,导致边合区的资源、政策和口岸等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难以形成出口加工产业的集聚,产业链难以延伸,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如,边合区内新入驻的工业企业仅有2户,企业入驻率低,对经济支撑和带动能力不强,亟待结合企业需求,通过集聚发展要素,建设标准化厂房等招商平台,围绕健康食品、人参、服装和电子元件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促进边合区经济发展。三是政策信息集成掌握研究还不足。从目前情况看,因受交流渠道等因素影响,边合区对国家和省级相关扶持政策如何有效集成、产业如何集聚研究还不到位,导致对企业所需法律、政策、产业和市场等方面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和充分利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难以吸引企业投资,也难以对企业进行宏观政策和具体业务指导。三、几点建议(一)加快推进申报国家级边合区工作。一是与省商务厅、国家商务部保持密切沟通,定期汇报边合区建设发展情况,随时掌握国家层面政策走向,争取获得国务院批复。二是要做好中朝集安---满浦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跨合区)的规划等前期工作,启动跨合区的申报建设工作,真正将边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将边合区打造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和示范区。(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总投资1.82亿元的云水路(电厂街——锦绣街)道路及管网工程项目,解决好口岸服务区、仓储物流保税区及进出口加工区内的供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为上述区域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加强争取资金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总投资8000万元的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总投资2700万元的云水路与集满铁路下穿工程建设项目尽快投入使用。三是加强同海关、边检和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互市贸易区、仓储物流园区、创业大厦和商务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边合区的服务功能,为边合区的全面开发和招商提供保障。加快推进集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及征地拆迁工作,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配合省交通厅做好沿鸭绿江国道丹阿公路旅游风景道、临江-集安-丹东高铁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三)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结合目前国际形势和边合区的实际情况,聘请专业部门编制《吉林集安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指导。二是围绕中药材加工、保健品生产、健康养老、仓储物流、国际商贸和文化服务等产业,加快项目谋划储备,组织专门招商队伍,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上门招商和合作招商等方式,加快项目引入。近期要重点加强同澳洋集团、中庆集团、中建集团、中交集团和中冶集团等集团公司的沟通洽谈,加快推进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半岛商务区、中朝风情街和高句丽文化旅游城等项目的招商工作,确保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加快推进投资42亿元的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建设项目,重点发展大健康、轻工、电子和服装产业。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吉林麦吉翁酒庄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澳洋颐养源中医药特色医康养护产业园项目、边合区进出口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嘉元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和国门景区一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四)建立多层次交流机制,强化沟通协作。一是建立边合区同朝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为双方经贸合作营造宽松的合作环境。二是加强同丹东、珲春、和龙、临江和长白等边合区的交流合作,共商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