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Agp84Z717 china.huanqiu.comarticle这里不光风景独好,还可“盐”可“甜”……吸足氧,我们一起上高原!/e3pmh1nnq/e7tl4e30910月5日,央视新闻 《坐着高铁看中国》国庆中秋专列继续发车,坐上“高”铁去拉萨!总台央视记者带你畅游青藏高原,探秘可可西里、俯瞰纳木措、翻越唐古拉山、攀登布达拉宫,更多惊喜等你发掘! 国庆专列前方到站 :拉萨站 ! 10月5日早7时30分, 总台央视记者王言漫步布达拉宫广场, “双线索”带我们穿行雪域高原的神奇天路 ——青藏铁路 。 从西宁到拉萨, 这一路上,风景独好 参观全国第一座供氧车厢 欣赏壮美“万丈盐桥 ” 聆听神秘藏文化 还能近距离目睹藏羚羊“吸”奶 ! 饱了眼福、顺了心意。 还想再回味? 直播的浓缩精华版来了! ↓↓↓ 换车厢 吸足氧 上高原 这是一列看似普通的绿皮车 外观看起来和平原列车没有什么区别 但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 “高原型供氧车厢 ” 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乘车, 80% 以上的乘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西宁站是青藏铁路的起点, 每一个要进、出藏的乘客,换车是必经步骤。 △供氧设备 △制氧机 当个别旅客需要集中吸氧时 可以将吸氧管插至分布式供氧插头处 即可集中吸氧 记者也为大家演示了使用方法 ↓↓↓ “供氧车厢”成为了进藏旅客的第一道生命保障。 为乘客提供充足氧气, 让旅客们在这条神奇的天路上坐得舒心。 走,吸足氧,我们一起上高原! 最炫“民族风”的广场舞西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西宁中心广场 激昂的音乐、大红的灯笼、绚丽的花坛 一派喜庆气氛,庆祝双节的到来 还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居民在跳着欢腾的广场舞 除了身着白色长袖的藏族人民 还有蒙古族、哈萨族、撒拉族等多民族 齐聚广场上,伴着歌声起舞 吸引两位记者们也舞动起来 朴实的西宁人 载歌载舞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他们更是拿出了满满的热情 进藏前必备物都有啥?主播开箱告诉你这趟青藏线, 总台央视记者王言从西宁出发, 带我们畅游高原。 高原之旅,我们出发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来应对气温变化大、光照强、高原反应等问题。 曾在西藏工作过半年的“老司机”王言最有发言权, 他在直播里开箱,分享了他的登“高”秘笈。 这几样“神器 ”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神器一 : 抗高反的“红景天”胶囊 (温馨提示:出发前7-10天开始服用,效果更好) 神器二 : 补维生素C的泡腾片 神器三 : 保暖姜茶 神器四 : 防晒霜 神器五 : 防晒太阳镜 此外,出发前还要带够衣物,注意保暖。 你Get了没? 吃得多还得吃得好!高原“小甜心”藏羚羊“喂奶”有讲究 在我们的直播中,有这样萌萌的一幕。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起给藏羚羊喂奶 戳视频,近距离目睹高原精灵们“吸”奶↓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一共有8只藏羚羊孤儿 , 每只都由救助人员悉心照顾着。 对于吃,这些高原精灵可是很讲究 不仅吃得多 一只羊 最多能吃两瓶到三瓶 还要吃得好 温度适宜,不烫不凉 救助队员每次喂养前都要贴着自己的皮肤试温 生怕伤害到小藏羚羊的食道 除了喂奶,细心的网友肯定还发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这些调皮可爱的小家伙还和救助员赛跑 长期的陪伴与关照 小藏羚羊对救护队员们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颜值担当!这波高原山水风景独好 这一路行来,阳光明媚、山峦叠嶂、湖水清澈,堪称净化心灵的视觉盛宴。 梦幻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盐湖,镶嵌在高原上的“绿翡翠”。 “万丈盐桥”——青藏铁路和公路就架设在万丈盐桥上 △ 万丈盐桥 盐花——矗立在盐湖中的天然蘑菇 盐花是由于日照强、降水少,蒸发而形成的结晶。 盐花生长期很长,小型盐花生长需要三至五年。 食用盐和盐湖的盐有啥区别? 据介绍,盐湖里的盐是化学成分,氯化钾,食用盐成分是氯化钠。盐湖中的氯化钠成分占整个盐湖的1/5,开采可供世界人民食用2000年。但目前只作为化学成分,没有开采。 △ 大大小小的盐花 俯瞰纳木措、翻越唐古拉山 纳木措的藏语意思,就是天湖,是西藏著名的“三大圣湖”之一,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湖泊,湖水容积870亿立方米。俯瞰下去湛蓝清澈、宛如仙境 这里环绕着美丽的扎西半岛和神奇的圣象天门、雄浑壮美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圣象天门 像一只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伫立在岸边,象鼻深入湖面,身体与象鼻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门,被称为天门。 △圣象天门 念青唐古拉山脉 整个山脉有多座冰川,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银装素裹犹如一匹神马,镶嵌有各种宝石的马鞍,受到藏族百姓的尊崇。 △念青唐古拉山脉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咱也当回高铁司机 感受雪域高原的神奇魅力 青藏线没看够? 10月6日,《坐着高铁看中国》继续发车 央视 新 闻 将带您搭乘“贵广高铁” 穿越238 个隧道 赏西南美景!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主编丨罗潇 记者丨王言 视频丨刘立江 金律成 编辑丨张冰 丰树琪 1601949537540责编:李莹莹央视新闻客户端160194953754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8b9aaff7baeca6774517b59a167ca67.gif{"email":"liyingying@huanqiu.com","name":"李莹莹"}
10月5日,央视新闻 《坐着高铁看中国》国庆中秋专列继续发车,坐上“高”铁去拉萨!总台央视记者带你畅游青藏高原,探秘可可西里、俯瞰纳木措、翻越唐古拉山、攀登布达拉宫,更多惊喜等你发掘! 国庆专列前方到站 :拉萨站 ! 10月5日早7时30分, 总台央视记者王言漫步布达拉宫广场, “双线索”带我们穿行雪域高原的神奇天路 ——青藏铁路 。 从西宁到拉萨, 这一路上,风景独好 参观全国第一座供氧车厢 欣赏壮美“万丈盐桥 ” 聆听神秘藏文化 还能近距离目睹藏羚羊“吸”奶 ! 饱了眼福、顺了心意。 还想再回味? 直播的浓缩精华版来了! ↓↓↓ 换车厢 吸足氧 上高原 这是一列看似普通的绿皮车 外观看起来和平原列车没有什么区别 但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 “高原型供氧车厢 ” 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乘车, 80% 以上的乘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西宁站是青藏铁路的起点, 每一个要进、出藏的乘客,换车是必经步骤。 △供氧设备 △制氧机 当个别旅客需要集中吸氧时 可以将吸氧管插至分布式供氧插头处 即可集中吸氧 记者也为大家演示了使用方法 ↓↓↓ “供氧车厢”成为了进藏旅客的第一道生命保障。 为乘客提供充足氧气, 让旅客们在这条神奇的天路上坐得舒心。 走,吸足氧,我们一起上高原! 最炫“民族风”的广场舞西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西宁中心广场 激昂的音乐、大红的灯笼、绚丽的花坛 一派喜庆气氛,庆祝双节的到来 还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居民在跳着欢腾的广场舞 除了身着白色长袖的藏族人民 还有蒙古族、哈萨族、撒拉族等多民族 齐聚广场上,伴着歌声起舞 吸引两位记者们也舞动起来 朴实的西宁人 载歌载舞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他们更是拿出了满满的热情 进藏前必备物都有啥?主播开箱告诉你这趟青藏线, 总台央视记者王言从西宁出发, 带我们畅游高原。 高原之旅,我们出发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来应对气温变化大、光照强、高原反应等问题。 曾在西藏工作过半年的“老司机”王言最有发言权, 他在直播里开箱,分享了他的登“高”秘笈。 这几样“神器 ”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神器一 : 抗高反的“红景天”胶囊 (温馨提示:出发前7-10天开始服用,效果更好) 神器二 : 补维生素C的泡腾片 神器三 : 保暖姜茶 神器四 : 防晒霜 神器五 : 防晒太阳镜 此外,出发前还要带够衣物,注意保暖。 你Get了没? 吃得多还得吃得好!高原“小甜心”藏羚羊“喂奶”有讲究 在我们的直播中,有这样萌萌的一幕。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起给藏羚羊喂奶 戳视频,近距离目睹高原精灵们“吸”奶↓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一共有8只藏羚羊孤儿 , 每只都由救助人员悉心照顾着。 对于吃,这些高原精灵可是很讲究 不仅吃得多 一只羊 最多能吃两瓶到三瓶 还要吃得好 温度适宜,不烫不凉 救助队员每次喂养前都要贴着自己的皮肤试温 生怕伤害到小藏羚羊的食道 除了喂奶,细心的网友肯定还发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这些调皮可爱的小家伙还和救助员赛跑 长期的陪伴与关照 小藏羚羊对救护队员们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颜值担当!这波高原山水风景独好 这一路行来,阳光明媚、山峦叠嶂、湖水清澈,堪称净化心灵的视觉盛宴。 梦幻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盐湖,镶嵌在高原上的“绿翡翠”。 “万丈盐桥”——青藏铁路和公路就架设在万丈盐桥上 △ 万丈盐桥 盐花——矗立在盐湖中的天然蘑菇 盐花是由于日照强、降水少,蒸发而形成的结晶。 盐花生长期很长,小型盐花生长需要三至五年。 食用盐和盐湖的盐有啥区别? 据介绍,盐湖里的盐是化学成分,氯化钾,食用盐成分是氯化钠。盐湖中的氯化钠成分占整个盐湖的1/5,开采可供世界人民食用2000年。但目前只作为化学成分,没有开采。 △ 大大小小的盐花 俯瞰纳木措、翻越唐古拉山 纳木措的藏语意思,就是天湖,是西藏著名的“三大圣湖”之一,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湖泊,湖水容积870亿立方米。俯瞰下去湛蓝清澈、宛如仙境 这里环绕着美丽的扎西半岛和神奇的圣象天门、雄浑壮美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圣象天门 像一只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伫立在岸边,象鼻深入湖面,身体与象鼻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门,被称为天门。 △圣象天门 念青唐古拉山脉 整个山脉有多座冰川,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银装素裹犹如一匹神马,镶嵌有各种宝石的马鞍,受到藏族百姓的尊崇。 △念青唐古拉山脉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咱也当回高铁司机 感受雪域高原的神奇魅力 青藏线没看够? 10月6日,《坐着高铁看中国》继续发车 央视 新 闻 将带您搭乘“贵广高铁” 穿越238 个隧道 赏西南美景!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主编丨罗潇 记者丨王言 视频丨刘立江 金律成 编辑丨张冰 丰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