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k1by china.huanqiu.comarticle今天,向他们致敬!/e3pmh1nnq/e3pmh1obd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从一人飞天到多人飞天从在轨一天到中期驻留一个又一个飞天奇迹闪耀苍穹……2003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着陆,这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新华社记者王建民 摄2008年9月27日,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新华社记者 査春明 摄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开始,“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新华社记者李鑫摄2016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亲切通话。新华社记者鞠鹏(左图)、李涛(右图)摄(拼版照片)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在介绍卫星(2017年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2018年1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梁珂岩 摄)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今天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我这一生就是奉献了“航天人对自己的时间和青春极度慷慨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却念念不忘、只争朝夕有很多人在默默无闻中习以为常地坚守着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他们的眼泪里有骄傲、自豪、满足还有心酸浩瀚星辰将永远记录下五星红旗骄傲的足迹谢谢你们,奉献一生的航天人!加油,中国航天!来源:新华社作者:李永锡斑斓星空,共同追梦!1556081040000责编:张燕萍新华社15560810400002["9CaKrnKjYRR","9CaKrnKjAPN","9CaKrnKjBpf","9CaKrnKjzq0"]//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424/20190424125128695.jpg{"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从一人飞天到多人飞天从在轨一天到中期驻留一个又一个飞天奇迹闪耀苍穹……2003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着陆,这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新华社记者王建民 摄2008年9月27日,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新华社记者 査春明 摄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开始,“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新华社记者李鑫摄2016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亲切通话。新华社记者鞠鹏(左图)、李涛(右图)摄(拼版照片)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在介绍卫星(2017年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2018年1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梁珂岩 摄)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今天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我这一生就是奉献了“航天人对自己的时间和青春极度慷慨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却念念不忘、只争朝夕有很多人在默默无闻中习以为常地坚守着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他们的眼泪里有骄傲、自豪、满足还有心酸浩瀚星辰将永远记录下五星红旗骄傲的足迹谢谢你们,奉献一生的航天人!加油,中国航天!来源:新华社作者:李永锡斑斓星空,共同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