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Nvpt china.huanqiu.comarticle妈妈想生二胎 13岁儿子推倒妈妈后离家出走/e3pmh1nnq/e3pmh1obd“单独两孩”新政策出台后,不少家庭有了生育计划。不过由此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同意吗?7月12日,大足的龙女士就因欲生二胎,13岁的儿子不允许,儿子把妈妈推搡在地后离家出走。幸好民警后来找到这个孩子,对他进行了劝说和教育。儿子以前很听话,最近突然变了“单独两孩”新政策出台后,大足的龙女士也有了生育计划,但遭到了13岁儿子的反对。7月12日早上,大足区宝兴镇龙女士来到大足区公安局宝兴派出所报警求助,她说13岁的儿子陈萌(化名)突然无故大发雷霆,将她推倒在地,然后摔门而去。她当时忍着痛出去找儿子,但没找到,只好到派出所求助。 当民警问她,儿子为何做出如此过激举动时,龙女士开始哭泣起来。她说,儿子以前很听话,最近突然像变了一个人,现在还敢对她动手了。为防止陈萌离家出走发生意外,民警立即组织寻找。担心妈妈不会像以前一样疼爱自己民警从孩子老师那里了解到,龙女士的儿子最近缺课较多,成绩下滑明显。同学们也向民警反映,陈萌最近经常对集体活动提不起兴趣,开始沉迷上网玩游戏。经过民警摸排走访,最终在陈萌一同学家中找到他。一见到民警,陈萌变得十分抵触。“我不回家,有本事你们把我抓起来。”他又哭又闹,在民警耐心劝说下,他才慢慢吐露了心声,并回到了派出所。陈萌委屈地说,最近听说妈妈准备怀二胎,担心妈妈不会像以前一样疼爱自己,于是对妈妈产生了怨恨,也产生了厌学情绪。民警对他出手推搡妈妈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向龙女士告知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得知儿子有这样的想法,龙女士很吃惊也很自责。在民警的开导下,陈萌向妈妈道歉。对于是否生育二胎,龙女士表示,还将给予儿子更多关爱,与儿子沟通,争取儿子的理解。别怪孩子狭隘家长应正面引导父母想生二胎,而孩子出现抵触情绪时,该咋办?儿童心理专家黄高贵说,首先,家长不宜过分担心和害怕,而要去接纳孩子的消极抵触情绪,要知道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其次,要让孩子理解弟妹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要告诉孩子,父母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要让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对他的爱不会减少。一旦弟妹出生后,父母关注的重心会转移,但此时,父母更应关注大孩子的反应和感受,防止孩子做出过激行为。教育专家余允珠说,大人们要用宽容的心去原谅孩子的狭隘。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已经忽略培养小孩的兄弟姐妹的亲情观念,准备要二胎的父母亲,应该先从正面去引导孩子,换一种柔和的方式去让孩子接受。可以用商量的口气问孩子:“妈妈准备给你生个可以天天陪你玩的伙伴,好不好?”这样的问法让孩子更容易接受。1437107580000责编:胡适真华商网-重庆时报143710758000011[]{"email":"hushizhen@huanqiu.com","name":"胡适真"}
“单独两孩”新政策出台后,不少家庭有了生育计划。不过由此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同意吗?7月12日,大足的龙女士就因欲生二胎,13岁的儿子不允许,儿子把妈妈推搡在地后离家出走。幸好民警后来找到这个孩子,对他进行了劝说和教育。儿子以前很听话,最近突然变了“单独两孩”新政策出台后,大足的龙女士也有了生育计划,但遭到了13岁儿子的反对。7月12日早上,大足区宝兴镇龙女士来到大足区公安局宝兴派出所报警求助,她说13岁的儿子陈萌(化名)突然无故大发雷霆,将她推倒在地,然后摔门而去。她当时忍着痛出去找儿子,但没找到,只好到派出所求助。 当民警问她,儿子为何做出如此过激举动时,龙女士开始哭泣起来。她说,儿子以前很听话,最近突然像变了一个人,现在还敢对她动手了。为防止陈萌离家出走发生意外,民警立即组织寻找。担心妈妈不会像以前一样疼爱自己民警从孩子老师那里了解到,龙女士的儿子最近缺课较多,成绩下滑明显。同学们也向民警反映,陈萌最近经常对集体活动提不起兴趣,开始沉迷上网玩游戏。经过民警摸排走访,最终在陈萌一同学家中找到他。一见到民警,陈萌变得十分抵触。“我不回家,有本事你们把我抓起来。”他又哭又闹,在民警耐心劝说下,他才慢慢吐露了心声,并回到了派出所。陈萌委屈地说,最近听说妈妈准备怀二胎,担心妈妈不会像以前一样疼爱自己,于是对妈妈产生了怨恨,也产生了厌学情绪。民警对他出手推搡妈妈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向龙女士告知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得知儿子有这样的想法,龙女士很吃惊也很自责。在民警的开导下,陈萌向妈妈道歉。对于是否生育二胎,龙女士表示,还将给予儿子更多关爱,与儿子沟通,争取儿子的理解。别怪孩子狭隘家长应正面引导父母想生二胎,而孩子出现抵触情绪时,该咋办?儿童心理专家黄高贵说,首先,家长不宜过分担心和害怕,而要去接纳孩子的消极抵触情绪,要知道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其次,要让孩子理解弟妹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要告诉孩子,父母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要让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对他的爱不会减少。一旦弟妹出生后,父母关注的重心会转移,但此时,父母更应关注大孩子的反应和感受,防止孩子做出过激行为。教育专家余允珠说,大人们要用宽容的心去原谅孩子的狭隘。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已经忽略培养小孩的兄弟姐妹的亲情观念,准备要二胎的父母亲,应该先从正面去引导孩子,换一种柔和的方式去让孩子接受。可以用商量的口气问孩子:“妈妈准备给你生个可以天天陪你玩的伙伴,好不好?”这样的问法让孩子更容易接受。